版式设计要做到所要传达的信息在逻辑上的一致性、条理性,在设计过程中要清楚对象在内容上的主次、轻重关系,运用对比、调和、韵律、节奏、变化、统一等形式美法则,对各构成要素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设计,达到逻辑上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好的版式设计使设计作品形成一定的秩序感与节奏感,画面整体视觉上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冲击力,同时给观者有一个轻松、舒适、美的视觉感受,能提高受众的观阅兴趣,更有利于充分地进行信息传达。因此在进行编排设计时,应遵循“美”的原则,使其成为一件艺术品。 艺术视觉效果与逻辑性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的联系,充分体现了艺术设计中“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审美规律。
任何设计都离不开用语言和文字。幽默语言有一种充满智慧的魅力。平面设计应该充争应用机智、愉快、健康的语言,在轻松、自然、风趣的情调中与受众沟通。切忌使用愚蠢、肤浅、低俗的语言。 当然,不是任何产品都适合做平面设计,一般来说,人的自然性需求产品如餐饮、旅游、运动型产品多用幽默广告促销,而高理性产品如与生命、资产有关的则不适宜用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切忌喧宾夺主,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从而使广告与品牌脱节,也不能太浅太露,流于庸俗。一般平面设计应该具有含蓄性和深刻性。
在阅读画册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先后主次关系,线形视觉流程是按照常规的视觉流程规律,引导读者的一种视觉走向,能使阅读更加明了、简洁。线形视觉流程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视觉流程,是视线在观赏物上的移动过程,当然,画册版式的视觉流程就是视线在版面上的流向。画册的版面是由主次不同的各个元素组成,各元素之间的先后关系,构成了版面的视觉流程。往复式视觉流程.就是以相同或者相似的视觉元素反复排列在画面中,在视觉上给人重复感。在画册的版面设计中,采用这种往复性的图案设计,能够增强图形的识别性和画面的生动感,形成画面的统一性和连续性,给人整齐、稳定、有规律的感觉,增添整个版面的节奏与韵律。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设计也从过去的多色彩组合向简约组合,从强对比向中对比转变。现代平面设计的色彩设计更加追求一种简约、简洁之美。色彩设计不是以多胜,而是用简约的色彩体现出设计的品位与韵味,黑色和白色逐渐成为设计师喜爱的色彩,没有功能的色彩均被剔除。在平面设计用色中,我们其实又离不开黑色、白色。黑、白色以自己的优越性和独特性在色彩设计中起着协调和统一画面色彩的作用。一件设计作品没有了黑色,所有的色彩都显得轻浮、不实在;没有白色,所有的色彩又都显得阴暗,见不着光明。黑色就像大地一样深沉、雄浑、扎实,如古人说的“厚德而载物”;白色就像天空,是那样的高远和豁然开朗。有彩色之所以鲜艳,富有光泽,就是因为背景的白色和黑色衬托出来的,就像红花总有绿叶来相配。黑、白色在所有色彩中起着协调、平衡其他色彩的作用,其他色彩的美,是通过黑、白色衬托出来的。
在画册设计中的色彩调和就是运用调和的基本原理,把不同明度、色相、彩度的色彩组织起来,形成渐变的有条理的或等差的有韵律的画面效果,使原本强烈对比、刺激的色彩关系因此而变得调和;使本来杂乱无章的、自由散漫的色彩由此变得有条理、有秩序从而达到统一和谐。凡是有秩序的方向,所选择的配色都是调和的。即不论什么方向、什么系列选色,只要保持一定间隔就能够令色彩协调,孟塞尔的色彩协调理论也叫秩序协调,是企业画册在设计中的基础的色彩调和标准。色彩平衡是图像处理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图像的色彩平衡处理,可以校正图像色偏,过饱和或饱和度不足的情况,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制作需要,调制需要的色彩,更好的完成画面效果。
画册设计注意事项 (色彩):在画册设计中,运用商品的象征色及色彩的联想、象征等色彩规律,可增强商品的传达效果。不同种类的商品常以与其感觉相吻合的色彩来表现,如食品、电子产品、化妆品、药品等在用色上有较大的区别;而同一类产品根据其用途、特点还可以再细分。如食品,总的来说大多选用纯度较高,感觉干净的颜色来表现;其中红、橙、黄等暖色能较好的表达色、香、味等感觉,引起人的食欲,故在表现食品方面应用较多;咖啡色常用来表现巧克力或咖啡等一些苦香味的食品;绿色给人新鲜的感觉,常用来表现蔬菜、瓜果;蓝色有清凉感,常用来表现冷冻食品、清爽饮料等。
平衡是设计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东西。视觉上的平衡可以通过对界面元素的布局来调和,高超的设计总是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若纹样不平衡,则以色彩的轻重达到平衡,或以文字达到平衡,或者以局部的调整来达到平衡。在设计中,单独的一点具有绝对的视觉主导地位,加上第二个点,则主导地位被打破。画面中有三个点,视觉线将更为清晰,这种分割效果更为明显。当多个点出现时,观者欣赏作品时就会不自觉的将这些点连在一起,形成一条虚构的假想线,这些点越相似,这一效果就越持久,画面中的多个点在视觉上产生重复感,从而产生简单的节奏韵律。